去年12月時
我曾對地景藝術做了一些資料搜尋
今年,去了一趟大甲的海邊
看見漂流木及一堆石頭、貝殼後
正鼎跟我和趙老師又討論起地景藝術這玩意
於是我便想更深入的了解地景藝術
再度追起地景藝術的脈絡及其在台灣現在的發展狀況
今天~~充分運用網路的便利及快捷
有了新的資訊
在大陸的Hudong互動百科中提到,Earth Art 除了翻成地景藝術,又稱為土方工程。
『是指藝術家以大自然作為創造媒體,把藝術與大自然有機的結合,創造出一種富有藝術整體性、情景的視覺化藝術形式。
大地藝術,是“由極少主義藝術的簡單,無細節形式發展而來的。大地藝術家主張返回自然,以大地作為藝術創作的對象。他們或在廣袤的沙漠上挖坑造型,或移山填海,或壘築堤岸,活潑濺色遍染荒山。由於大地藝術家常以挖掘填湮工程形式出現故又有土工方程或地景藝術之稱。”首次“在地作品藝術展”於1968年在美國紐約的杜旺畫廊舉行。由此宣告了一種新的現代藝術形態——大地藝術的出現。
大地藝術可以說是中國莊子的"天人合一"哲學思想的具體實踐物。大地藝術家認為,藝術與生活、藝術與自然應該沒有森嚴的界線。在人類的生活時空中,應處處存在著藝術。大地藝術可以看成是室內裝飾作品向戶外發展的結果,最早的樣式可追溯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和英國斯通亨治圓形石柱。大地藝術的作品都十分關作品的“場所感”,即作品與環境有機結合,通過設計來加強或削弱基地本身的如地形、地質,季節變化等特性,從而引導人們更為深入地感受自然。』
而國內目前在地景藝術上的發展
我找了澎湖縣政府文化局自2001年~2007年舉辦過6屆國際地景藝術節
在下述網址連結中能找到活動紀錄:
http://www.phhcc.gov.tw/06_main/landscape/index.asp
只是我發現,這些作品有些屬於較廣義的地景藝術,有些則跟我概念中的地景藝術較為相似,屬於較窄義的Land Art
另外,在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http://140.109.18.199/index.jsp)內,於搜尋列打上地景藝術,便會發現有些老師亦把地景藝術拿來當成教學內容,鼓勵孩子們運用自然素材創造作品,相當有趣,也讓孩子學習與自然共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